外婆做的苦槠豆腐,是我心中那颗最亮的星,它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、亲情的温暖,以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。
苦槠树,是故乡山林里常见的树种。每到秋天,苦槠果便像调皮的孩子,纷纷从枝头跳下,散落在山林间。小时候,我最喜欢跟着外婆去捡苦槠果。清晨,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地上,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。外婆背着竹篓,我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,穿梭在山林中。山林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苦槠果淡淡的清香,偶尔还能听到鸟儿清脆的歌声。外婆眼神敏锐,不一会儿就能发现藏在草丛里的苦槠果,而我则像寻宝一样,在地上仔细地搜寻着。遇到一些长在高处的苦槠果,外婆会用长长的竹竿轻轻敲打树枝,苦槠果便“噼里啪啦”地掉落下来,我兴奋地在地上跑来跑去,把它们一一捡起,放进竹篓里。不一会儿,竹篓就装满了,我们便带着满满的收获,哼着小曲儿回家。
回到家,外婆就开始制作苦槠豆腐了。她先把苦槠果放在清水中浸泡,让它们吸足水分。然后,用石磨将浸泡好的苦槠果磨成细腻的浆汁。石磨在岁月的流转中,已经变得光滑而陈旧,但它依然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。外婆推动着石磨,一圈又一圈,浆汁顺着磨盘的缝隙缓缓流淌出来,仿佛是时光的音符。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,也想上去试一试,外婆便会手把手地教我。可石磨又重又难推,没转几圈我就累得气喘吁吁,外婆则笑着接过石磨,继续熟练地操作着。
展开剩余65%磨好的浆汁需要用纱布过滤,去除里面的杂质。外婆把纱布铺在一个大盆上,将浆汁慢慢倒入纱布中,然后轻轻挤压纱布,白色的浆汁便透过纱布流到盆里,而那些残渣则留在了纱布上。接着,外婆把过滤好的浆汁倒入大锅里,用小火慢慢熬煮。在熬煮的过程中,外婆会不断地搅拌,防止浆汁粘锅。随着温度的升高,浆汁逐渐变得浓稠,颜色也慢慢变深。外婆一边搅拌,一边给我讲着关于苦槠豆腐的故事,那些故事就像这锅里的浆汁一样,温暖而浓稠。
当浆汁熬到合适的程度,外婆便把它倒入一个个小模具里,等待它冷却凝固。几个小时后,苦槠豆腐就做好了。从模具里取出来的苦槠豆腐,颜色呈深褐色,质地细腻而有弹性。外婆把做好的苦槠豆腐切成小块,放进锅里,加入适量的水和调料,煮上一会儿。不一会儿,屋子里就弥漫着苦槠豆腐的香气,那香气如同一只无形的手,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味蕾。
当第一块苦槠豆腐出锅时,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香气。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,吹了吹,放进嘴里。那苦槠豆腐口感嫩滑,带着一丝淡淡的苦味,却又回味悠长。外婆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:“慢点吃,别噎着。”
苦槠豆腐的吃法有很多种。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炒着吃、煮着吃。外婆最擅长做的就是苦槠豆腐炒青菜。她先把苦槠豆腐切成小块,放入油锅里煎至两面金黄,然后加入青菜一起翻炒。青菜的清香和苦槠豆腐的醇厚相互融合,让人食欲大增。每次吃着外婆做的苦槠豆腐炒青菜,我都会吃得满嘴留香,连汤汁都要泡饭吃个精光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渐渐长大,离开了家乡,去了城市打拼。在城市里,我吃过各种各样的美食,却再也没有吃到过像外婆做的苦槠豆腐那样美味的食物。那些精致的餐厅,那些昂贵的菜肴,都无法替代外婆的苦槠豆腐在我心中的位置。
每次回到家乡,我最期待的就是能再次吃到外婆做的苦槠豆腐。然而,岁月不饶人,外婆的身体越来越差,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亲自去山上捡苦槠果,做苦槠豆腐了。看着外婆日渐衰老的面容,我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遗憾。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够慢一点,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外婆,让外婆能够一直健康快乐。
如今,外婆已经离开了我,但她做的苦槠豆腐的味道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。那味道,不仅仅是一种美食的味道,更是外婆对我的爱和关怀的味道。每当我想起外婆的苦槠豆腐,就仿佛看到了外婆那慈祥的面容,听到了她那温柔的话语。
外婆的苦槠豆腐,是我心中永远的乡愁,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。
作者:陈晓云
发布于:广东省2024最可靠的网上股票配资公司,配资平台股票行情,在线配资机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