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文化的千年传承
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”,《礼记》中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对玉的特殊情感。玉在中国不仅是装饰品,更是精神与品格的象征。
古人深信“玉在山而草木润”,这种信仰延续至今,形成了独特的“人养玉,玉养人”哲学。
玉的滋养之道
一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滋养
展开剩余82%玉石的温润质感与淡雅色泽具有独特的安抚作用,能使人心情平静,减少浮躁焦虑。
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,佩戴玉石如同携带一份宁静,帮助人们远离尘嚣,回归内心的平和与纯净。
现代科学表明:温和的触觉可能间接促进放松状态,而玉石的温和凉感能触发“冷敷镇静”的效果;重复性地摩挲玉石也能帮助分散对焦虑源的关注,这正是玉石能帮助现代人远离喧嚣、回归恬静的科学依据。
二、心理暗示的积极循环
在东亚文化中,玉石长期被赋予“安宁、吉祥”的象征意义,《说文解字》称:“石之美者,有五德”——润泽以温之仁、鳃理自外之义、声扬远闻之智、不挠而折之勇、锐廉不忮之洁,这些美德都是君子的修身追求。
当我们佩戴一块心仪的美玉,由于文化认同与暗示会潜意识地认为自己更加美好、品味与修养都上了一个台阶;心灵似乎有了守护神,气质也更加脱俗。
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会促使我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,以更好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。
三、修身养性的媒介
赏玉、盘玉本身就是一种冥想方式,通过专注感受玉的外形、质地变化,可以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。
这种身心的放松有助于缓解压力,恢复元气,进而达到养气的效果。所以很多老玩家都说,盘玉如盘心性。
玩玉之人,常能在日复一日的玉石温润中学会包容与谦逊,潜移默化地从玉石的坚韧中学会坚毅执着,在感受独特的皮色与形状时形成独特的气质。
这种精神上的磨砺,让人格局更广大、眼界更开阔、心性更稳重平和。
玉之风险——玩玉三准则
一、量力而行
如果你没有正确的玩玉理念,那很可能为玉所伤。虽然玩玉是一种收藏、投资行为,但为了购玉而购玉,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,不仅损耗钱财,对心性也是大大的伤害。
玩玉最重要的是以兴趣为先、以悦己为珍,投资价值只是顺道的朋友,切忌本末倒置,人要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朋友。
二、品质优于数量
玩玉如同交友,朋友太多自然鱼龙混杂,其中也许仅有二三人能真心相待。收藏界永恒法则就是“宁缺毋滥”,几件精品远比一堆平庸之物更有价值。
只有好玉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。所以,玩玉千万不要被烂玉所伤,少了钱财还坏了心情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三、防御赌徒心理
“神仙难断寸玉”的古训揭示了玉的千变万化与赌玉的风险。许多玉石同时也被称为赌料,虽偶有幸运案例,但赌料的本质就是十赌九输,很多时候经验都是靠不住的。
偶尔赌一两块料子无伤大雅,就像偶尔打点小牌消磨时光,享受个中乐趣、体味心潮起伏是人之常情,但沉迷不悟、固执己见地幻想暴富,那还是不要玩玉的好。
和田玉是使今人与古人产生共鸣的电话线,是连接人与自然的脐带,是昆仑山下自强不息、代代奋斗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之一,是个人在这片广袤文化中对仁、义、智、勇、洁的终身追求,是千万年来不可替代的文化“化石”与人文珍品。
只有正确理解玉的双重性——既滋养人心也可能产生伤害,才能在浮躁飘忽的现代社会中躲进这片文化的绿荫小憩,才能在以玉为友、明鉴自我的日复一日中成长。
发布于:上海市2024最可靠的网上股票配资公司,配资平台股票行情,在线配资机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